
本文为您详细道来。,法院却以个人独资企业有独立法律人格,判定原告对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起诉不正确。上述问题的出现说明对待这类案件审判实务中理解还欠一致。 笔者认为,个人独资企业和企业投资人处于原告地位时,如是个人独资企业发生的争议应以个人独资企业为原告;如是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发生的争议应以个人独资投资人为原告;但如发生争议后,企业被解散、注销的,则可以以企业投资人为原告。个人独资企业和企业投资人处于被告地位时,应充分尊重当事人诉权的选择权,以原告的诉请为准。原告诉请个人独资企业为被告的,直接列个人独资企业为被告;原告诉请企业投资人为被告的,直接列企业投资人为被告;原告既诉请个人独资企业又诉请企业投资人为被告的,可将企业和企业投资人共同列为被告。其理由是:1、前述的个人独资企业的情形并不包括在《民诉意见》规定的十种必要共同诉讼中,所以一般以原告的诉请为准,人民法院不应随意的追加被告。2、虽然实体法中规定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但原告仅诉请个人独资企业为被告时,可以不追加企业投资人为被告,因为企业投资人可以通过其他程序承担《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无限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七十六条中规定了“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3、原告起诉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时,列个人独资企业和企业投资人为共同被告。是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条、第31条和《民事诉讼法》第53条关于共同诉讼的规定,所以可按普通共同诉讼对待。如果企业和企业投资人都作为被告参加了诉讼,民事责任如何承担实务界也很困惑。其症结仍然在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对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地位作出了不一致的规定,这一矛盾只有等待立法的统一才能最终化解。现阶段,笔者倾向于作实体判决时不判令企业和企业投资人承担连带责任或补充责任为宜,因为法律关于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的规定都是针对两个以上独立主体而言的,但考虑到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两者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可以模糊地判决企业和企业投资人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四、个人独资企业变更登记涉及债务问题的责任承担 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无限责任是指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投资人以个人的其他财产清偿,直至全部清偿。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个人独资企业变更企业登记(包括出售、转让或继承),甚至变更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这主要是由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对此有专门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法》第15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作出变更决定之日起的十五日内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变更登记的事项可能涉及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或者变更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这些变更事项的存在,无疑不对法院的审判实践产生影响。《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6条第l款规定:“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的,应当解散。”对于此项规定而发生的变更登记,本文不做论及,笔者仅就单纯的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变更、个人独资企业名称未变更而产生的涉及债务问题的责任承担做初步论述 。 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正常经营期间所产生的债务,依照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对其债务的承担上,应先以其独立的自身财产承担无限责任,而不是既可由企业承担,也可由投资人承担。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31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投资人应当以其个人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个人独资企业在变更登记前产生的债务,债权人在个人独资企业在变更登记后如何进行权利主张,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如何承担责任呢?目前,在这一问题上,尚未有法律条文直接规定,只能根据法理来判断。 《个人独资企业法》第17条规定企业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或继承。关于个人独资企业转让登记手续如何办理的问题,法律法规并未进行规定。2000年1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施行了《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变更投资人姓名和居所、出资额和出资方式,应当在变更事由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在公布施行该管理办法的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又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变更姓名是指投资人的姓名发生改变,或者因转让、继承致使投资人变化。根据该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转让只需办理投资人的变更手续,而不需办理原企业的注销登记和新企业的设立登记。这就导致单纯从表面上根本判断不出个人独资企业的转让情况,同时也导致在诉讼主体上,个人独资企业在转让前后具有一致性,而在实际责任承担上却由不同投资人承担的尴尬局面。 个人独资企业在变更登记上,属于合法行为。那么,个人独资企业在变更登记后企业债务如何承担?按照法人企业承担债务的基本原理,企业债务是跟随企业财产的,企业财产不灭失,企业法律人格不消亡,企业始终要为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但此时的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已经发生了转让,受让人(个人独资企业在变更登记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已经支付了对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也发生了变化,再让受让人承担原企业的债务等于加重受让人的责任,显然是不公平的。 笔者认为,由于个人独资企业的变更登记(出售和转让)行为,并不是单纯的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更涉及到企业经营权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债权人不可能对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的行为完全掌握,原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转让个人独资企业时,完全可以在债权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其可以在抽走个人独资企业财产的情况下,把个人独资企业转让给没有偿债能力的第三人,由没有偿债能力的个人独资企业和第三人承担责任,而自己免于债权人的追索,从而达到逃债的目的。因此,原投资人对现投资人的补充责任承担连带责任,更加有利于保护和交易债权。故此原投资人虽已退出了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其仍应对退出前形成的债务承担责任。但该责任应限于和现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补充责任承担连还责任。若原投资人对企业转让前所形成的债务不负任何责任,在法律上免除了债权人的追索,无疑将为原投资人合法逃债打开了方便之门。当然,个人独资企业的变更登记后产生的债务,依法应当由变更登记后的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个人独资企业逾期不接受年检的法律责任初探》,刘武强,中国工商报 2《个人独资企业法中的核心制度》,师安宁,北大法律信息网 3 徐学鹿主编:《商法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 贾桂茹等著:《市场交易的第三主体一非法人团体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版。 5 甘培忠:《我国独资企业立法的几个问》,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 6 赵群:《非法人团体作为第三民事主体问题研究》,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 l期。 7 李建中、贾俊玲主编:《个人独资企业法与个人独资企业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 8 于余军:《论合伙人债务的清偿序和比例》,载于《中外法学》,1995年第5期。 9 甘培忠:《企业法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史际春,温 烨,邓 峰:《企业与公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 杨紫煊,徐 杰:《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 范健,杨春福,张中秋:《法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人有限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在税务上有何差异?
一人有限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在税务上有何差异?_德阳博元教育会计培训_新浪博客,德阳博元教育会计培训,
最新留言
说:抱头鼠窜历历在目
2023-10-23 10:05:11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3-10-22 21:22:51说:招兵买马一刀两断
2023-10-22 08:53:45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023-10-22 08:53:42说:狼狈不堪七上八下
2023-10-21 20:56:21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023-10-21 20:56:19说: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023-10-21 08:46:01说: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2023-10-20 2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