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您详细道来。,赠与人在股权赠与中并无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赠与行为是否属于67号文第三条中所指的“其他股权转移行为”尚无定论。但从文义解释的的角度来看,无偿赠与股权行为中,股权经过变更登记,所有权由一方转移至另一方,属于第三条规定六种具体情形之外的“其他股权转移行为”。67号文还规定,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其中不具有合理性的无偿让渡股权或股份就属于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范围。什么叫做合理性的无权让渡股权?67号文第十三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视为有正当理由:“(二)继承或将股权转让给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关系证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四)股权转让双方能够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也就是说,如果赠与人能够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证明,且身份人在上述规定的范围之内,即属于合理性的无偿让渡股权,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情形下,若无有效证据证明无权让渡股权的合理性,那么赠与人将会被税务机关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因此,参照股权转让,个人投资企业的投资者的无偿赠与对象属于列举的对象,无需缴纳清算环节个人所得税,否则应当核定转让收入计算清算所得个人所得税。 三、继承人或受赠人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由该条款可知,接受赠与的股权所得与继承的股权所得不在《个人所得税法》列举的征税范围之内。《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十一)项规定了一个兜底条款,即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也就是说,法律授权国务院财政部门可以在上述十种应税所得之外另行规定应税项目。但从目前税法部门规章来看,除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8号)规定,在非法定条件下个人无偿受赠房屋应当按“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20%计征个税以外,均没有关于受赠其他财产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继承人继承,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被继承人的遗产。我国遗产税虽在酝酿之中,但尚未形成具体税目。我国现行法律没有针对遗产所得予以征税的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法》也没有予以规定。因此,继承个人独资企业所得收益仍是个人所得税征管中的“真空”,根据税收法定原则,自然人继承个人独资企业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载]个人独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效力的认定
[转载]个人独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效力的认定_法学大律师_新浪博客,法学大律师,
最新留言
说:抱头鼠窜历历在目
2023-10-23 10:05:11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023-10-22 21:22:51说:招兵买马一刀两断
2023-10-22 08:53:45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023-10-22 08:53:42说:狼狈不堪七上八下
2023-10-21 20:56:21说: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023-10-21 20:56:19说: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023-10-21 08:46:01说: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2023-10-20 20:49:04